Route
Contact baijiale
2025-09-27 12:17:01
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,让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成为现实。据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数据,截至2025年,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已达3.5亿人,较冬奥会前增长40%,冰雪运动场地总数达1500个,其中室内冰场800座、滑雪场700家,较2019年增长65%。北京冬奥会不仅点燃了全民冰雪热情,更推动中国冬季体育实现了从小众项目到大众潮流的历史性跨越。在后冬奥时代,如何实现冬季体育的可持续发展,成为中国体育产业面临的重要课题。
冰雪场馆的赛后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。北京冬奥会场馆采取一馆多用、四季运营的模式,实现了赛后高效利用。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在赛后改造为集冰上运动、商业展览、文化演艺于一体的综合性场馆,2025年接待游客量达200万人次,举办各类赛事活动50余场,实现营收1.2亿元。张家口崇礼滑雪场通过完善配套设施,打造四季旅游目的地,夏季开展山地自行车、徒步露营等项目,冬季聚焦滑雪运动,2024-2025雪季接待滑雪者达300万人次,带动当地旅游收入超80亿元。此外,各地还积极推动冰雪场馆进校园、进社区,北京、上海等城市的100余所学校将冰雪场馆纳入体育教学基地,开展冰雪运动普及课程,让更多青少年接触冰雪运动。
冰雪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为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。随着冰雪运动的普及,冰雪装备制造、冰雪培训、冰雪旅游等产业蓬勃发展。2025年中国冰雪产业总规模达1.5万亿元,较冬奥会前增长80%。在装备制造领域,国产冰雪装备的市场占有率从冬奥会前的30%提升至55%,哈尔滨、天津等地的企业已实现冰刀、雪板等核心装备的自主研发和生产。在冰雪培训领域,全国冰雪培训机构达5000余家,培训内容涵盖滑雪、滑冰、冰球等多个项目,2025年培训人数达500万人次。冰雪旅游也成为新的消费热点,冰雪+温泉冰雪+民俗等特色旅游产品深受游客喜爱,2025年冰雪旅游人数达2.8亿人次,旅游收入超6000亿元。
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是冬季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。国家体育总局实施冰雪人才培养计划,建立了从青少年到专业运动员的完整培养体系。在青少年培养方面,全国建立了200个冰雪运动特色学校,开展冰雪进校园活动,培养青少年冰雪运动兴趣。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,北京体育大学、哈尔滨体育学院等高校开设冰雪运动相关专业,培养教练、裁判、场馆运营等专业人才,2025年相关专业毕业生达5000余人,就业率达95%。此外,还通过跨界跨项选材机制,从田径、武术等项目选拔优秀运动员转型冰雪项目,中国女子冰球队、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等队伍中,有30%的运动员来自跨界跨项选材。
尽管取得了显著成绩,冬季体育可持续发展仍面临挑战。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,东北地区冰雪运动基础雄厚,而南方地区冰雪场馆数量少、普及程度低,2025年南方地区冰雪运动参与人数仅占全国的25%。此外,冰雪运动专业人才短缺,尤其是基层教练和场馆运营人才不足,制约了冰雪运动的普及。针对这些问题,国家将加大对南方地区冰雪运动的支持力度,推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深入实施,在南方城市建设更多室内冰雪场馆。同时,加强冰雪人才培训基地建设,与国际冰雪强国开展合作,引进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技术。相信在各方努力下,中国冬季体育将在后冬奥时代实现更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搜索您想要找的内容!
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 电话:@HASHKFK 手机:@HASHKFK
Copyright © 2012-2024 百家乐户外滑雪培训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ICP备案编号: